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安全  科研动态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2-23浏览次数:213作者:来源:必威西汉姆官网平台责编:供图:审核:


各位老师

近期,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发布了《2025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苏科资发〔202544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详情见附件1

一、项目类别与申报条件

2025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按照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个类别组织,项目实施期一般为3年

(一)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面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紧迫需求,围绕重大科技前沿或产业前瞻问题超前部署,从行业和产业发展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开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基础科学问题,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1.省资助项目。按方向选人、按人定项目,遴选有能力有潜力的科学家和优秀科研团队,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探索长周期稳定支持机制,到期后视进展情况给予持续支持。每个指南方向原则上支持不超过3项,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2.省市联合资助项目。建立健全与地方共同组织基础研究的新机制,调动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创新研究。项目牵头申报单位或参与单位中,至少应有1家在联合出资的设区市辖区内。共同申报的,须提供合作协议,明确各单位的目标任务、资金分配等。由省财政与相关设区市按1:1共同出资,每个指南方向原则上支持不超过1项,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250万元

3.省企联合资助项目。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从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解决行业共性科学问题。采取定向委托方式组织,由省财政与企业按1:3共同出资,每个指南方向原则上支持不超过1项,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申报条件:项目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在相关领域有较深学术造诣并取得卓越成绩,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领军才能。

(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分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题项目和面上项目两个类别。其中,专题项目按照攀登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组织,打造青年人才成长的梯次培养体系。

1.攀登项目。重点支持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推动探索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催生新学科、新领域、新范式。建立长周期稳定支持机制,实施期满后择优予以接续支持。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300万元

申报条件:项目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主持过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其他同等级别科研项目,具有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已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层面同类项目资助的不得申报。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优先支持40周岁以下申报人。

2.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培养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支持省内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目标导向的创新研究,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180万元。

申报条件:项目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主持过省级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具体指: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省科技厅所有科技计划项目;已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的不得申报。男性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女性年龄不超过43周岁(198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优先支持38周岁以下申报人。

3.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以培养造就优秀科研中坚力量为目标,支持已有较好研究基础的青年人才自主选题开展创新研究,培养一批有望进入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

申报条件:项目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主持过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青年基金项目,且已顺利结题;已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的不得申报。男性年龄不超过38周岁(198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女性年龄不超过41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优先支持35周岁以下申报人。

4.青年基金项目。以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为目标,支持科研起步阶段的青年人才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青年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的能力。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20万元。

申报条件:项目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未主持过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男性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女性年龄不超过38周岁(198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优先支持30周岁以下申报人。

5.面上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凝练科学问题,探索科学规律,鼓励原创性、非共识和交叉融合研究。每项省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

申报条件:项目申报人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以及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学院限2项。

二、申报要求

1.各申报人员需报备学院,学院须对申报的各类项目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尤其是申报人的年龄、职称、学位和承担项目情况等。申报模板见附件6-11。

2.申报人必须为校内正式在职人员,须从其实际工作、并有固定劳资关系的所在工作单位申报,不得通过兼职单位或挂靠单位申报。

3.启用江苏数字科技平台。2025年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将依托新建的江苏数字科技平台组织实施。根据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江苏数字科技平台统一使用苏服码账号登录。没有苏服码账号的单位、个人,需在江苏政务服务网进行注册。首次登录江苏数字科技平台的单位和个人用户,需输入原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账号信息进行绑定,经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没有原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账号的用户不需绑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用户体系介绍见附件13。

4.全面推行无纸化申报。项目申报材料在江苏数字科技平台(科技计划项目)(https://jsszkj.kxjst.jiangsu.gov.cn/js-home/home)提交,申报阶段不提供纸质版申报材料。项目申报单位在提交项目申报材料前,应当就申报材料全部内容征得参与者和合作单位同意,并将合作协议作为附件上传

申报人员登陆系统下载项目申报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和项目负责人科研诚信承诺书,提前加盖单位公章和项目负责人签字后,将扫描件以附件形式上传。其他附件材料应传尽传。

5.本年度确定立项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一份),纸质申报材料通过江苏数字科技平台“打印项目申报材料”打印,按封面、单位信息表、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相关附件顺序装订成册(纸质封面,平装订),纸质材料和网上提交的内容须完全一致。

6.有在研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本计划项目。同一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省科技计划项目。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重复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凡属重复或同时申报的,取消立项资格。

三、时间安排

3312点前请拟申报省攀登、省杰青、省优青老师反馈意向申报清单(见附件3)至院科研办马文娟。上述项目类型申请人提前准备答辩PPT(10分钟内)和个人简历材料(2页内),科研院将视申报情况开展校内评审,评审方案待后续通知。申报人可提前准备申报书,待评审出校后再网上填写申报材料。

31317:00请拟申报面上项目的老师将申请书电子版、申报清单(附件2)发送至院科研办马文娟,学院视申报情况组织专家评审。学院限2

320日前请拟申报省重点、省青年的老师反馈申报人员名单(附件2)至院科研办马文娟,重点项目需注明相应指南条目。

3月20日前,所有申报人(包括省重点、省攀登、省杰青、省优青、省青年、省面上)必须完成网上申报并正式提交,原则上不予退回,且逾期不予受理。

3月27日17:30前,学校将完成网上材料的最终审核及最终提交。请申报人员务必持续关注系统审核进度,并保持通讯畅通。

校内联系人:霍然  韩薇  025-84892758

院内联系人:马文娟 52112900


附件1.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pdf

附件2.2025年省重点青年面上-申报清单.xlsx

附件3.2025年省攀登杰青优青项目-意向申报清单.xlsx

附件4.2025年省重点项目-申报模板.docx

附件5.2025年省攀登项目-申报模板.docx

附件6.2025年省杰青项目-申报模板.docx

附件7.2025年省优青项目-申报模板.docx

附件8.2025年省青年项目-申报模板.docx

附件9.2025年省面上项目-申报模板.docx

附件10.2025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代码.xlsx

附件11.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用户体系介绍.pdf

附件12.江苏省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pdf

关于申报2025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doc


分享: